游客中心承载着当地的地域文化,让所有旅游者可以轻松感受到当地文化与地域风情,建筑创意来源于热带植物中仙人球元素的提炼、变形,巧妙的将仙人球元素融入到建筑中,既凸显了热带风情主题,又创造独特的建筑景观。建筑的构成,主体为圆形,连廊为方形;方与圆,直与曲的形态元素的运用,让人体验到的是建筑跟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。建筑材质采用质朴的木纹色调,通过周边青山绿水环境的烘托,突显了建筑的形式感,起到了建筑、人、景观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。建筑占地面积约为600㎡,长约50m,进深约18m,高约14.5m。建筑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造型。
景区大门采用火龙果的形态元素进行解构与重组,体现建筑的个性,大门主体色调以原木褐色为主,立面局部加入当地传统的布依族纹样图案,丰富了大门的文化内涵,视觉效果突出。
一、项目背景
该项目位于罗甸县红水河镇,是高原千岛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红水河景区距罗甸县城65公里,距贵阳230公里,距广西百色市天峨县120公里,随着惠罗高速和余安高速的建设通车,红水河景区将进入贵阳市1.5小时出游半径,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。
本次规划依托红水河独具特色的山水资源、区位优势、亲水嬉水条件和冬季康养度假气候,以热带植物园为核心,开发暖冬避寒、漂浮体验、水上运动三大核心产品,打造了全球最长的漂浮栈道、中国最大的漂浮泳池和漂浮水上乐园、中国唯一的夜光植物公园、贵州唯一的热带植物园、国家级水上体育运动旅游休闲基地,力争建设成为贵州省暖冬旅游的示范区。
为筹办2016年黔南州第十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,促进罗甸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,罗甸县于2016年初启动了红水河景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设工作。在短期内按规划要求顺利实施了景区大门和游客中心项目,完成后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各界群众的好评。
二、场地现状及问题
规划区位于罗甸县红水河景区羊里大桥东侧,红水河镇西北部,占地2.5公顷。规划区用地主要为绿地,少数居民用地及一座加油站,绿地主要以种植芭蕉,三角梅等热带植物,是县城方向进入红水河镇和红水河景区的第一印象区。但作为红水河景区的主要入口区,旅游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缺乏,景区形象不突出,无旅游交通游线组织,周边良好的景观视线被遮掩,未形成旅游景区氛围。
三、规划思路
在充分考虑景区规划要求的基础上,结合现状场地条件,统一规划布局景区入口区。将加油站搬迁至西北侧空地处,对加油站附近的9余户居民居住房搬迁至红水河镇。利用搬迁以后的场地新建游客中心、红水河广场,入口大门,旅游厕所,生态停车场,完善景区入口区旅游服务配套功能,同时解决游人的集散,景区出入口游线组织,形成有序的旅游交通游览体系,提升了景区入口形象。
(一)游客中心方案设计
设计原则:因地制宜、凸显景区热带风情的地域性原则,
设计手法:采用现代仿生建筑形式,利用仙人球元素变形、组合、进行创作。
设计构思:游客中心方案设计,建筑创意来源于热带植物中仙人球元素的提炼、变形,将仙人球元素融入到建筑中,既凸显了热带风情主题,又创造独特的建筑景观。建筑的构成,主体为圆形,连廊为方形;方与圆,直与曲的形态元素的运用,让人感受到的是建筑跟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。建筑材质采用质朴的木纹色调,通过周边青山绿水环境的烘托,突显了建筑的形式感,起到了建筑、人、景观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。建筑占地面积约为600㎡,长约50m,进深约18m,高约14.5m。建筑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造型,外包复合木材装饰。
建筑功能:游客中心设置有咨询服务区,休息区,沙盘展示区,购票区,放映厅,土特产超市,厕所,医务室,景区管理中心等。
(二)景区大门方案设计
设计原则:突出当地地域文化,创造个性特色
设计手法:仿生,对称,元素变形、解构与重组
设计构思:设计采用火龙果的形态元素进行解构与重组,体现建筑的个性,大门主体色调以原木褐色为主,立面局部加入当地传统的布依族纹样图案,丰富了大门的文化内涵,视觉效果突出。景区大门占地约为80㎡,长约15.9m,进深约4.5m,高约8.4m。建筑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造型,外包复合木材装饰。
建筑功能:作为红水河景区的入口形象大门,同时有序的引导了人流进出游线,集散等功能。
区位图
交通分析图
规划范围图
综合现状分析图
场地分析图
道路交通现状图
功能分区图
总平面图
入口服务区鸟瞰
游客中心透视
游客中心平面
游客中心立面
游客中心剖面图
景区大门透视
景区大门平面图
景区大门立面图
景区大门剖面图
景区大门侧立面
建筑实景照片
建筑实景照片
建筑实景照片
建筑实景照片
|